English

心态史学的研究误区

1998-12-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史坛纵论

心态史学的研究误区

■赵俊芳

心态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历史学诞生的初始时期,即有一些史家试图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来阐释历史活动的因果变化。无论是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史记》,还是西方史学鼻祖希罗多德的《历史》,其中都不乏心理分析的例证。可以说,心态史学的历史与历史学一样久远。但心态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则是本世纪初的事。

本世纪80年代,当心态史学作为一个颇具影响的史学流派“落户”中国时,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史学工作者运用心理方法研究历史现象,撰写了一批高水平论著,给新时期的史学发展注入了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心态史学研究出现了停滞徘徊、止步不前的情况。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近年来心态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不无关系。

误区之一:生硬嫁接,缺少融合

心态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实际上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决不是简单机械地拼凑合成,而是史家在掌握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理论,或心理学研究者掌握了系统的历史知识后,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对历史中的个体和群体进行深层的分析。这种跨学科研究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有些研究者显然对此估计不足,他们对心理学的理论并无深刻理解,不顾场合地套用情感、意识、动机等心理概念。其实,这样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的概念堆砌,根本无法潜入历史人物的深层精神世界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误区之二: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分离

所谓个体心理研究主要是以分析、揭示历史人物个体的个性心理倾向及特征为内容。而群体心理研究则以捕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的共性特点及其社会影响为目标。从80年代以来心态史学在中国发展的轨迹看,学界先是重视个体心理研究,继而又强调群体心理研究,使得个体、群体心理研究始终处于分离状态。事实上,群体心理研究离不开个体心理研究,只有深入研究了解群体中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研究才会更客观、更科学。同样,作为群体一部分的个体心理及其形成、发展必定受到群体活动、群体心理的影响,只有真正把握了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个体心理的社会文化内涵。

误区之三:神秘主义色彩

精神分析是心态史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但它决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必须建立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分析基础上,在社会的、文化的统一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其结论就会变得扑朔迷离,不可捉摸。应该承认,在进行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时,“释梦法”、“作品分析法”等一系列辅助性方法的使用是可行的,但决不能将其绝对化。以梦而言,梦是一种特殊的无意想象,是经历过的事物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并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梦可以反映过去,但认为梦可预示未来,把历史人物的梦与未来进行因果联想,则显然夸大了“释梦法”的作用。如太平天国起义前洪秀全的“异梦”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因其本人“科场”屡次失意之后而产生的压抑、挫折的一种宣泄,同时也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广东社会空前震荡对一个封建书生精神世界强烈刺激的产物。如果将“异梦”置于这一系列背景下进行分析,异梦不异,反会加深人们对太平天国史的理解,但如果背离了这一社会存在,孤立片面地就梦论梦,则势必走向神秘主义,弱化心态史学的科学性。

鉴于此,笔者以为,史学工作者要想走出误区,在心态史学研究领域内有所作为,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其精髓,同时以开放的胸襟,真诚地欢迎心理学研究者加入到心态史学研究中来,共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